《光明日報》2021年9月15日以《不負囑托,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》為題刊發部分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發言,其中刊登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的講述:科研育人,常懷空天報國志。

科研育人,常懷空天報國志?
講述人: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華明
科技強國、空天報國,是我們團隊每位成員的理想追求。1992年,我懷揣著這樣的信念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。近30年來,逐步會聚成一支以我為學術帶頭人、以10余名80后為核心骨干的創新團隊。團隊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和科研報國的責任,形成了艱苦奮斗、淡泊名利、心無旁騖的團隊工作精神和自強自信、奉獻犧牲、頑強拼搏的團隊工作作風。
在人才培養方面,團隊始終不忘初心使命,在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學科前沿的科研實踐中,鍛煉、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。在已畢業的120余名研究生中,涌現出“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”完成人4人、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2人、卓越青年科學家2人、省部級一等獎以上完成人14人次,3人分立大型運輸機首飛一、二等功。
在科研方面,團隊形成了重大裝備“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增材制造(3D打印)技術”和重大裝備“嚴酷環境關鍵摩擦副特種表面工程技術”等特色方向,建立了2個國家級研究基地。團隊與我國重大裝備產業部門產學研用緊密結合,在一系列重大裝備研制、生產和工程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在今后的教學科研中,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囑托,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,培養更多基礎深厚、能力過硬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。牢記科技報國使命,發揚“十年磨一劍”乃至“終身磨一劍”的奮斗精神,不斷攻克先進材料和制造的核心關鍵技術,為國家重大裝備技術發展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作出應有貢獻。